京都是座千年古都,歷史上在造型純樸的廟宇和構造簡潔的神社之間穿梭的,是穿著華麗花俏和服的藝伎。時至今日,和服成為一種概念,尤其在京都,和服更是一套商品,是提供角色體驗的美麗道具,包括髮型、髮飾、手提包等一應俱全,穿上和服的女子,搖身一變成了堂而皇之吸引目光的魅力發射器(男子和服一如日本廟宇和神社之簡潔樸素,就…不再多費筆墨描述了)。我們在祇園一帶與來自日本各地以及國境之外的各色“藝伎”相遇,一開始我只在“藝伎”們走過之後攝取她們的背影,慢慢地便假借拍攝景物行拍攝“藝伎”之實。在八坂神社的庭院,有一對和服小情侶在樹下說話,我在遠處捕捉到小倆口的身影,見他們轉頭望過來,便趕快將相機鏡頭偏移個15度,好讓我自己看起來像是在拍他們身後的大樹。沒想到才剛偷拍完他們,他倆便雙雙向我們走來,男孩開口請我們幫他們拍照留影(說的是中文),讓我明正言順地可以從鏡頭中端看他們的正面。看著路上遇到的以及眼前這個身穿和服且與女孩相伴的男孩,我忍不住想這些雙雙對對的愛情可能剛萌芽,男孩才願意陪女孩玩這種換裝的遊戲。我家相公願意出資讓我也去過過穿美麗和服的癮,但他自己則敬謝不敏。結果,我自然還是從旅館出門時的一身打扮,不然怎麼會在路上貪看花花綠綠的和服。
除了和服,另一種我們也常見到的日本服飾是制服。制服是一套從頭到腳的行頭的總稱,其意涵包括帽子、書包、上衣、裙子或褲子、手提袋,以及鞋子,小學生穿制服顯得可愛,中學生穿制服顯得有氣質,成人穿制服嘛,自然是十八禁。日本中小學各校各有不同制服,在車上路上很容易根據制服辨別幾個學生是否同校。與台灣一天到晚高喊快樂學習減輕書包重量的教育相比,日本學生的書包顯得沈重得多,無論中學生還是小學生,在放學回家的車上路上,都肩負書包手提袋子而仍然一派輕鬆地與同學朋友談笑,看在有肩膀和上背疼痛毛病的我眼裡,很是羨慕他們青春的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