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2011(六)
今天去看影展前,ZY約了一個他在西雅圖念書時認識的女性朋友一起看一個名為「中國東西」的免費展覽,展品有120件,是中國人早期生活中的日用品,很多東西至今仍是中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品,也有不少東西有著ZY和他的朋友的童年記憶。這個展覽10月在北京結束後,將移師到德國法蘭克福繼續展覽。今天就來個看圖說話吧。
本命年紅褲:在台灣,安太歲的方法是到廟裡付一筆錢,請廟方代為祭祀本命神一年;在中國,犯太歲的人要在身上穿戴紅色的衣物,紅色內衣褲、腰帶、襪子、鞋子…等都可以。在我們本命年那年,我婆婆特地從中國買了兩條繡有「吉祥平安」字樣的紅帶子,要我們過農曆新年時繫在腰上。
檔案袋:過去在中國,每個人都有個自己不知道的檔案袋,袋子裡裝著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所有可以想得到的資料,甚至還有在何時跟誰說過什麼話。在政治不穩定人心惶惶的年代,檔案袋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
華容道遊戲:玩法是移動棋子,以最少的步數使曹操逃出華容道者為勝。
軍棋:記得我小時候好像也玩過。
大陸人也用黃曆。但在今日,看黃曆的人大概沒有台灣多。
蟈蟈籠:蟈蟈跟蛐蛐(就是蟋蟀)都是愛鳴叫的昆蟲,也是舊時中國人愛養的寵物之一。
沒想到ZY小時候也玩彈珠。台灣小孩除了彈珠,還有紅仔標。
搓澡巾:ZY和他的朋友都說,北方乾燥,所以北方人不像南方人天天洗澡。要洗澡也是去公共澡堂,大家脫得精赤條條袒裎相對,沒有任何忸怩之感。因為不常洗澡,身上積的“仙”要用搓澡巾擦洗皮膚才能乾淨。ZY的朋友帶著一塊搓澡巾到廣東念大學,被南方同學笑話了一番。
紅領巾:這是革命的產物,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的紅旗一角。在學校裡,成績不錯的小朋友獲選進入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老師會為小隊員繫上紅領巾,每天上學都得繫上紅領巾。
沒想到虎標萬金油是國際品牌。ZY說在他那個年代,中文系畢業生是萬金油,什麼工作都能做,就像萬金油什麼暈眩腫痛癢的症狀都能治一樣。
大陸知名國產品牌的洗潔精。台灣的牌子是什麼呢?白鴿?泡舒?
台灣有泰山八寶粥,大陸有親親八寶粥。我在北京粥店喝到的八寶粥是不加糖的,不知道罐裝的加不加糖?
中國人家裡曾經非常喜歡擺放塑膠花。怒放的花看久了,也會有審美疲勞。
三條杠:這是少先隊隊長的臂章,大隊長配戴三條杠,中隊長二條杠,小隊長一條杠。如果我對ZY的解說沒有理解錯誤的話,學校就是一個大隊,一個年級算是一個中隊,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隊。
台灣有長壽煙,中國有中華香煙。
中國的在地酒,二鍋頭。台灣就是金門高梁了吧!
廣合豆腐乳跟台灣的大溪豆腐乳PK一下,不知誰勝誰負?
「參考消息」原來是專為中共中央領導了解國際形勢而創辦的報紙,後來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報紙。
這是蜂窩煤,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奶奶家點灶火的情景。
玻璃茶缸:以前人拿雀巢咖啡的空罐子當隨身水壺用。
蒲扇:「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裡的「小扇」大概就這種扇子。
「三好學生的獎狀。
摩托車版計程車「摩的」。ZY的朋友在後海坐上了黃牛摩的,拿了錢隨便跑一段路就說目的地到了,其實還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