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011(五)
這輩子第一次認識這麼多藝術家,而且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八月底我們拜訪了ZY的畫家表姨和設計家表舅,今天我們拜訪表姨和表舅的母親,也就是ZY媽媽的阿姨,我們稱她為姨姥姥。
姨姥姥也是著名畫家,曾經師從徐悲鴻、董希文等著名畫家,畫作曾在世界各國展出。姨姥姥情史豐富,見識不凡,據說在革命年代中,表姨曾有機會被提拔為幹部,但姨姥姥堅決反對,只因為在那年代,「幹部」意味著全心全意為政治獻身,表姨的藝術訓練和修養可能就此中斷了。政治是一時的,而藝術的心靈和精神才是長久的。當初若不是姨姥姥有清明的認識和見解,今天的表姨恐怕只是一個平凡的婦人。
我們見姨姥姥身體羸弱但精神很好,從顧盼之間的神韻,可以想見姨姥姥年輕時的神采與風韻。姨姥姥已經高齡七十九,但仍然創作不輟。她買下所住的公寓的13樓整層,打通後做為她的畫室兼畫廊。我在畫廊看到幾幅人物油畫,好奇姨姥姥是否是臨摹照片畫出來的,姨姥姥說人物畫大部分是憑印象和想像創作出來的,如果是自己親人的畫像,才會稍微參考一下照片,但坐姿、背景、動作還是由姨姥姥自己想像。姨姥姥這麼一解釋,我才明白藝術家除了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要有敏銳且細微的觀察力以外,還要有過人的記憶力,否則無法在畫筆下重現人物的體態和神韻。
離開姨姥姥家後,我們晚上的打算是去東直門看話劇「第三帝國的恐懼與苦難」。姨姥姥家到東直門距離並不算遠(這是北京定義的「不算遠」),本來ZY估算6:00離開姨姥姥家,時間足夠我們到東直門好好吃一頓美味的晚餐。但是在北京,這種計畫常常只是如意算盤,不是告別時間超過預期,就是交通作梗,美味晚餐最後都會變成將就的普通菜,能快點快吃的餐廳才是首選。所以今晚又吃了一頓拌著煙味且頗油膩的晚餐。